慢性肾炎病人24小时尿蛋白量常为

  慢性肾炎病人24小时尿蛋白量常为?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,其特点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、尿蛋白量增加。一般情况下,24小时尿蛋白量常高于正常范围。

  24小时尿蛋白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,可以反映肾脏的功能情况。在正常情况下,肾脏能够有效地过滤尿液,将废物和多余的液体排出体外,同时保持体内的水平衡。然而,慢性肾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,导致尿液中的蛋白质无法被有效滤过,从而导致蛋白质在尿液中的积聚。

  一般来说,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被认为是异常的。慢性肾炎病人的24小时尿蛋白量往往远远超过这个数值,通常在几克甚至十几克以上。这是因为慢性肾炎引起的肾小球损伤,使肾脏过滤蛋白的功能丧失,导致大量蛋白质被排泄至尿液中。

  大量尿蛋白的存在,除了给病人带来明显的尿液改变外,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。首先,大量蛋白质的丢失会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,使患者容易感染或出现其他并发症。其次,蛋白质在尿液中的积聚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,加重疾病的进展,导致肾脏功能更加恶化。因此,降低24小时尿蛋白量对于慢性肾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。

  降低24小时尿蛋白量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调整。药物治疗主要以血压调节药物和肾脏保护药物为主。通过降低血压和减轻肾脏的负担,可以减少尿蛋白的丢失。肾脏保护药物可以减轻肾小球的炎症反应,修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,从而降低尿蛋白量。此外,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调整,包括控制蛋白摄入量、限制盐分和饮水量、注意休息和避免过度疲劳等。

  总之,慢性肾炎病人的24小时尿蛋白量常常高于正常范围,是因为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所致。由于大量尿蛋白的存在,病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。因此,降低24小时尿蛋白量对于慢性肾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,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调整来达到这个目标。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管理,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慢性肾炎哪些东西不能吃
慢性肾炎病人24小时尿蛋白量常为

问题没解决?找专家咨询一下

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

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

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,具体决策请遵医嘱

医患问答

更多

比肾虚更可怕的是脾虚!脾一虚肾就虚

生活中很多人都热衷于补肾,但却发现无论怎么补效果都不好,这是怎么回事呢?

爱生闷气、发脾气的女人怎么办?

爱生闷气、发脾气的女人,用这个方子疏解郁结、补肝血、健脾胃?

正确的调理身体,受益颇多

肝不好调肾,心不好调肝,肾不好调肺,3个中成药,益肺补肝肾?这些你都做对了吗?

子宫肌瘤就是淤液堆积太多!解决起来并不难!

查出子宫肌瘤怎么办?53岁是林女士被确诊子宫肌瘤,当时看到结果人都慌了,非常担心自己的情况。

同房后异常出血,这事儿可大可小!严重可能会是宫颈癌!

性生活出血是许多女性羞于启齿的困扰,还会令人惶恐不安,担心出现严重疾病,忐忑不安。心情平静后在网上搜...

为什么HPV检测,几次结果会不一致?

随着HPV检测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接受检查,并关心检查结果,然而不少受检者有这样的困惑:为什么...

脾胃虚弱为什么这么难调理回来

你是脾虚的人吗?看看这些特征:经常消化不良,比如腹胀、食欲不振,容易感到疲劳,特别是饭后特别想睡,体...

上热下寒,是中焦堵了

上热下寒,是中焦堵了,中焦一通,全身轻松。中焦不通,上热下寒,怕冷又上火。感觉身体堵堵的,整个人沉重...